影音導覽

手語版 三義木雕源流
    影片簡介
  • 上架日期:2020-04-22
  • 累計瀏覽:995
  • 全畫面:全畫面(另開視窗)
  • 蟲蛀屏風

      在本展區中,有一件日據時期所製作,別出心裁的屏風。這是早期三義居民利用被甲蟲幼蟲啃食過後的廢棄木材所製成。「樹幹被甲蟲的幼蟲啃蝕出一條條的蛹道,原本是無法被利用的朽木,經過巧思,化腐朽為神奇,將木頭切成一片一片後,蟲蛀的的蛹道變成或長或短的凹槽,有著自然的構圖,疏落有致,是在「天然」的創作概念裡的另一種表現手法。」

      三義木雕由日治時期(1920年代),三義人藉由加工美化天然的樟樹頭開始說起,其發展脈絡隨著吳進寶成立「東達物產」從事雕刻事業、三義吳羅松和通霄李金川及李玉藏向日本美術教師學習雕刻,建立日後木雕師徒制基礎、雕刻藝術研習所培養藝術雕刻人才,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台灣光復,日本人因戰敗經濟蕭條,曾經短暫退出三義木雕的外銷市場,在這期間三義木雕卻因美韓戰爭開拓了歐美市場,1960年代,日本逐漸由戰後的蕭條中恢復,加上歐美市場的成熟,三義木雕進入了代工外銷的巔峰期,木雕藝品店如雨後春筍一般的開張,並且吸引許多外地人到三義學習雕刻謀生,此時的三義,幾乎家家戶戶都參與木雕的製作與販售,木槌敲打的聲音不絕於耳。佛像雕刻、大型動物雕刻、人物雕刻、家具、器皿等充斥於街上的木雕藝品店,也塞滿了外銷出口的貨櫃。

      「誘鴨」-由雙峰木鴨工廠生產,主要生產木鴨、水鳥等產品,外銷美、日、歐洲等國,獵人們為了獵捕野鴨,發現在水塘上放置木鴨作為「誘鴨」,利用木鴨搖搖晃晃的身形,再輔以鴨笛仿鴨嗚,野鴨們很容易便失去戒心飛下池塘歇息,因此中了獵人「守鴨待鴨」之計。

最後異動時間:2020-04-22 下午 06:03:42